国庆我跟一个医生客户聊天。
他说,现在医院里很多病历,都是初级医师甚至是学生写的。
资深医师或者老教授,谁还干写病历的活?
现在的病历或处方,都是打印出来的。
而打印的依据,就是根据病人口述的病史来写。
所以口述非常重要,一不注意就给医生造成了有误导性的判断,后果不堪设想。
从业这么多年,我深有同感。
保险能不能买,能不能赔,可能就在体检报告或病历一字之差间。
分享几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给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病历的重视。
01
01
几年前,我给一个刚工作不久的师妹做方案。
选好她满意的产品与保额后,准备过完健康告知后就投保。
她突然问我“师姐,有过抑郁症会有影响吗?”
当时,保险公司的核保尺度,普遍还不像现在这么宽松。
核保的结果往往都不是十分理想。
令我惊讶的是,她一个阳光少女,实在难以想象有过抑郁。
在我表达完疑惑后,她向我说明了真相。
原来学妹刚工作不久,想偷懒又没有合适理由。
于是编了个理由挂了个号,找了个相熟的医生开了张这样的单子:
然后便顺理成章地请了病假,带薪休假可太爽了。
这火玩得有点大。
不管是什么理由,在保司眼里,抑郁症=她。
这是一个有过精神病史的人。
当时几家高性价比产品保司,像海保、复星、弘康、百年等,核保都没有好结果。
学妹也慌了,问我有什么解决方法。
我告诉她,要么向保司说明缘由,是为了请假才编造的疾病。
但这样虽然疾病问题解决了,个人征信问题又随之而来。
保司估计还是会拒保。
要么就是默认真有抑郁症,过段时间再做个痊愈的鉴定结果,再提交核保。
但这样就基本坐实了有过精神疾病史。
日后跟身体相关的各种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买保险、生育、入职等等,怕是都会有影响。
学妹听完,差点真抑郁了。
02
2018年春节期间,我经手了一个潮汕家庭寿险的理赔。
48岁的钟先生,因肾病引发急性肾衰竭,紧急送医抢救。
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家属提交了病历、死亡证明等到保险公司理赔时,却被拒赔了。
而且拒赔得极快。
我跟理赔老师都觉得蹊跷,一般的理赔受理不应该这么快下结果。
于是我看了拒赔理由,上面写道:因隐瞒病情,带病投保,不予理赔。
据保司描述,钟先生生前患有肾病多年,投保前早已不符合健告要求。
家属一头雾水,也不懂这些专业性的东西,准备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这也告诉我们,投保一定要做好健康告知。
不过钟先生的情况不同。
他投保时我在场,我看过体检报告,年纪大了,身体是有些小毛病。
但远到不了肾病多年的程度。
经过了解才知道,钟先生确实在春节前十来天体检查出肾有问题。
只是不知保险公司怎么查出有多年肾病,家人只能认为他真的有,但大家都不知情而已。
后来理赔老师翻看病历,发现上面将本该写“患病十多天”,写成了“患病十多年”。
原来是钟先生家属急忙送医,讲的又是方言,医师情急之下听错了造成的重大失误。
由于病历上写的医学体,家属根本就看不懂,所以也没有发现这个严重问题。
一字之差,竟谬之万里。
03
虽然经过跟医院跟保险公司的协调,钟先生家属最终拿到了理赔款。
但这件事却很难判定谁对谁错。
病历出错,不完全是医院的锅,保险公司拒赔,更是合情合理。
有时我们自己也有一定责任。
比如我们陈述病情时不够准确,含糊其辞;再比如夸大或隐瞒病情,都会造成对医生的误导,导致病历与实情相出入。
为了避免如此,希望大家日后就医要记住这些小细节:
1.不自我诊断
有些人有坏习惯,哪里不舒服就喜欢上百度搜,一搜发现说的全是自己。
中午趴着睡久手麻,赶紧找医生看看是不是中风;上火了经常流鼻血,就怀疑是否有鼻咽癌......
要知道,即便是怀疑有癌,也足够保险公司打起十二分警觉了。
这种自我诊断不仅没用,还可能会严重干扰医生判断。
2.不乱形容病情
就像开头我提到的学妹。
为了能够确诊抑郁,她向医生表述自己“情绪低落、神经衰弱”。
实际呢,就是熬夜煲剧,第二天不想上班。
这种算是主动性的,还有些人,在不了解词义性质的时候,就开始乱用专业词汇了。
比如吐了口痰,痰里挂血丝,就说是有过“咯血”。
但在医学界里,咯血是一个性质非常严峻的词汇,可以通俗理解为口吐鲜血。
乱形容病情,也会给医生造成重大误解。
3.不含糊其辞
医生询问病史,是一项常规操作,但回答也不用刨根究底。
比如有人得了脊柱炎,医生问是否有过类似情况。
他想起大学打球腰曾经拉伤过,也是疼得直不起来,便随口说了句xx年前腰也有过一段时间疼痛。
于是“x年前有过相似病史”几个大字,惊喜地出现在了他的病历本上。
除了以上,主动告诉医生你有商业保险,在开药检查上,请医生帮忙把握分寸,也让将来万一有理赔能更加顺利。
最后哔哔几句。
经常有小伙伴,会纠结保险公司知名度,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与其纠结保司名气大小,有无听说过,会不会耍无赖不理赔。
不如认真翻看下身体记录,确保承保万无一失,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如果发现有误诊或病历写错,甚至已经因此被拒赔了,一定要及时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