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真有人觉得保险公司是慈善机构吧?你每年花个几百块,就指望保险公司承担赔付你上百万的风险?
根据2019年各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显示,医疗险占据了理赔件数的85%以上。
其中平安的医疗险(理赔)占比是93%;阳光人寿的医疗险占比是92%;昆仑健康是最恐怖的,医疗险占比高达98%:
十大保险公司理赔金额排行榜weixin.qq.275.com
假如医疗险没有理赔限制,按照这个赔法,不出三年,再大的保险公司都要赔破产。
所以各大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都会设置一些投保、理赔等方面的门槛。赔偿风险降低了,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那保险公司的限制手段都有哪些?以e生保为例,我们一起来看下。
本文重点:医疗险常见的投保、理赔门槛
平安e生保值不值得买
一、医疗险常见的投保、理赔门槛(以平安e生保为例)1、投保门槛
投保门槛就是保险公司来筛选被保人的(所有保险产品都会有投保门槛,除了意外险),一般有健康告知、核保和投保年龄三方面的限制/要求。
保险公司会通过健康告知和核保等手段,确认被保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此来判断公司的理赔几率,然后通过相应的限制来降低赔付风险。
(1)健康告知
就是对被保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做个检测,如果你患有健康告知中的疾病,那就无法进行投保了,比如e生保的健康告知:

但是凡事无绝对,就算你患有健康告知中的疾病,也是有机会承保的。
假如你患了健康告知中的疾病,比如上图中的甲状腺结节,这时你想投保的话,就要进入核保阶段。
(2)核保
平安e生保对于甲状腺结节承保的要求是:经过了穿刺活检/手术切除,并且检查结果是良性的。如果你符合要求,即可正常承保:

当然还有“除外情况”的承保:

如果你是其他情况,就无法承保了:


2、理赔门槛
就算你身体健康,成功投保了,但难免身体会发生一些疾病住院治疗等等,特别是对于一些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来说,很容易出现问题。
所以保险公司为了再次降低赔偿风险,会在保障内容方面做出一些限制。
(1)保障期限
所有的百万医疗险,保障期限都是一年,一年后都要重新购买。而你在一年后重新购买时,又要面临健康告知和核保问题。
如果你在上一年发生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第二年可能就无法成功投保。
这样重复下来,确实是能降保险公司的低赔付率(毕竟一年内患疾的风险不高),但是还远远不够,如果只对保障期限有限制,那保险公司也是三年内赔破产。
为什么呢?因为医疗险的保障范围。
(2)保障责任(范围)
以平安e生保2020的“一般医疗”保障为例,你看一下它的保障责任:

它保障的不仅仅是疾病,还有意外伤害!
比如说你今天打球崴脚了,到门诊部打了个石膏;或者今天烧水时被烫伤了,到门诊部上了个药;甚至说你去门诊部做个痔疮/阑尾切除手术,都是可以报销的。
(注意我说的“门诊保障”,门诊和住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家不要混淆。)
市面上所有的医疗险,“一般医疗”保障的保障责任都包含了疾病和意外伤害。
所以,保险公司为了防止赔的裤衩都不剩,还会加上“免赔额”和“社保”的限制。
(3)免赔额和社保
99%的百万医疗险,都会在“一般医疗”中设置一万元的免赔额。
不知道免赔额是什么的,看这篇文章:
免赔额是什么?免赔额是不是越少越好?weixin.qq.275.com
而且还要经过社保报销,在你的治疗费用扣除免赔额和社保报销部分后,剩下的钱才能通过医疗险100%报销。
比如平安e生保的报销(赔付)比例:

举个例子:老王患病住院治疗,总花费为10万元,社保报销了4万,e生保在扣除1万元的免赔额后,报销了5万。
(4)其他限制
除了上面说的,医疗险还有其他方面的限制,比如年龄、免责内容、医疗机构等等。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百万医疗险的赔付率基本就降下来了,但是尽管这样,大多数卖医疗险的保险公司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毕竟医疗险再贵,一年也就几百上千块,但是一旦出现住院的情况,可能就是上万甚至几十万的治疗费用。
再加上这些年环境污染,大多数人的健康状况都不太好,很容易出现一些疾病,各保险公司想要通过医疗险来盈利实在是太困难了。
二、平安e生保值不值得买
亮点:
1、续保条件好:如果被保人在保险到期后的60天内继续申请投保,那保险公司不会因被保险人在投保后健康状况的变化或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情况而拒绝被保人的重新投保申请。

2、智能核保:你可以在线上通过回答保险公司预设的健康问题来进行投保,如果你身体有些小毛病,可以通过智能核保快速得出结果,节省我们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最重要的是智能核保相较于人工核保较为宽松一点,如果身体问题不是太大,都能通过核保,非常适合身体有些状况的人群。
缺点:
1、增值服务不全面:无费用垫付,如果我们有巨额医疗的需求,本身又无法筹集这么多的资金,没有费用垫付可能无法接受治疗,这个缺陷非常致命。
2、住院天数限制:一年最多只报销180天的住院医疗费用,如果被保人是患重疾住院,那治疗天数万一超过180天怎么办?所以这个缺陷影响也很大。

总得来说,这款产品的性价比一般,适合追求医疗保障全面,喜爱大品牌的人群。
如果你决定购买百万医疗险,我建议大家先去看看市场上比较热门的百万医疗险,做过对比以后再去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