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爆发的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速度快,不断有地区新增病例,搞得我们都猝不及防。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像病毒等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人类是难以预测它们的到来的,提前做好防显得很有必要,越来越多人也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
说起保险,我们也不经奇思妙想,如果所有人都买了保险,那保险公司是赚了还是赔了?
这说明大家对保险公司的了解还不够呀,我们这里先来看看,保险公司究竟是承担着怎么样的一个角色:
本文重点:
我们买保险,保险公司究竟是赚了还是赔?
我们买保险,究竟应该怎么看待保险公司?
一、我们买保险,保险公司究竟是赚了还是赔?
保险事故其实是一个概率性的事件,一个人买了保险,最后会不会出险并不知道,也永远无法预测,但在随机事件大量重复出现时,就会出现必然的规律。
保险公司本质上是投资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保费规模,有了保费才能去做投资。
也就是说,保费规模越小,风险聚集越大,赔付率就越高;保费规模越大,风险就越分散,赔付率就越低,理论上可得出结论,越多人买保险,保险公司就越赚。
所以,做大保费规模不光是保险公司盈利的需要,更是分散风险的需要。
同时,保险公司众多,鸡蛋也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大家买保险也不会都在同一家投保,这样保险公司亏损的风险其实也被分散了。
但是,保不齐也有的保险公司经营不善亏损,毕竟连医保目前都没有达到所有人都买,更何况商业保险,我们也能看到实际上有很多保险公司是处于亏损状态的,就是承保亏损。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新增的保费,抵不上付出去的成本和理赔款。
保险公司亏损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比如投保人隐瞒了身体问题、年龄问题,保险公司没有查到,导致理赔率过高;
比如市场出现不规范操作、逆选择心理、不成熟的市场因素等等导致赔钱;
另外保险公司的内部问题比如公司内部架构不稳,或者融资出现问题,都很容易导致保险公司亏损而被接管了。
不过,大家不用太担心保险公司被接管,买了这家的保险会得不到赔偿,国家有这样的应对措施:
二、我们买保险,究竟应该怎么看待保险公司?
但不管保险公司赚了还是赔,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了解某一家保险公司是否得我们信赖,买了保险之后,他们会不会给我们理赔。
下面,学姐就给大家总结出了判断保险公司靠谱的几个方法:
1、“大、小”保险公司都可以
一家保险公司靠不靠谱,名声、实力可以算是参考因素。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厉害,到处做广告,到处开分支机构,到处混个脸熟。
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没有名气的小公司就不靠谱!
在中国,要成立一家保险公司不是那么容易的,起码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要持续很有钱,目前保险公司的出资情况起码都要几十亿。
股东要有实力,必须信誉良好,行业背景干净。
管理者要懂经营,高管要懂得战略规划。
可以见得,保险公司之间实力虽有差距,但每一个能进入保险业开发保险产品的公司,都不能算实质意义上的“小公司”。
特别是现在连银行、医院的材料审核、申请预约都通过网上来实现,无纸化流程越来越流行的情况下,线上理赔也慢慢变成一个趋势。
小公司转型快,在这方面处于优势,现在有不少小公司就是纯线上产品,投保理赔都在线上完成。
甚至理赔只要我们准备好材料,审核会很快、赔偿款也可能没几天就下发。
因此买保险,大公司小公司我们都可以考虑:
2、偿付能力很关键
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在任何时候对于保险合同的履行义务能力,同时体现了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关系,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是否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银保监会规定:当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就算是偿付能力达标的公司,同时还要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以上三者同时达标就是合格的保险公司。
3、理赔能力看赔钱爽不爽快
保险公司理赔爽不爽快,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也是非常关心的问题,当然这也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好不好的重要指标之一。
《保险法》规定理赔时效要求是在30天以内他,一般获赔率基本稳定在97%以上,理赔时效能在3以内结案赔付,就算是理赔情况很好的保险公司了。
为了避免我们理赔时不懂操作,多跑好几趟保险公司了,这里的理赔流程我们也可以事先了解:
4、服务能力好更方便
每年中国银保监会都会根据上一年保险公司的服务状况作一个评级,给消费者提供服务水平的参考。
服务能力是通过理赔服务时效、理赔获赔率、保单15日送达率、投诉率、犹豫期内电话回访成功率、保全时效、投诉件办理及时率、电话呼入人工接通率共八类指标进行计分,如果有重要的服务创新或者重大的负面事件都会另外进行加减分。
毕竟,保险就是一纸合同, 偏偏里面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有优秀的服务能力的保险公司,我们就能更方便得到帮助,获得理赔。
总而言之,我们要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一家保险公司,而不是存在老思想,以为保险公司只是为了骗我们的钱,要是保险公司真的是骗人的话,那国家根本不会允许他们的存在的!
何况,买保险,对你有用的,能够维护你权利的,还是买的那份保险保单,我们更应该睁大眼睛去挑选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