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珍惜现在的增额终身寿险吧,未来可能会见不到它

学姐推荐关注 小秋阳说保险 

最近,学姐知道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大家可能要注意一下:

高现金价值的、可以灵活减保的终身寿险,不批了。

不批就是指监管不再允许该类型的产品上市,别问我消息从哪来的,不能透露,反正事是真的

佐证可以看去年最后一天银保监发布的《通告》:

通告里,银保监发通告一口气点名了30家保险公司,就一系列产品设计问题,发出了质疑。

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质疑保险公司的增额终身寿险长险短做的问题。

长险短做是一个大问题,按照监管的习惯,只要这么问了,产品就得停

比如说当年质疑万能险长险短做,然后5年满期,三年就能返本的万能就没了。

当年质疑年金险长险短做,当年就能返钱的年金险也没了。

现在轮到增额终身寿险挨这一刀了。

结果可想而知。

至于为什么要制止长险短做,我们得从无风险利率讲起

01.关于长期无风险利率这回事

无风险利率,就是绝对安全并且确保能够拿到手的收益

它有个特点,那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和流动性呈负相关的关系。

1.jpg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就理解了:

随存随取的活期存款,流动性很强,但利率只有1.5%。

定存在银行的三年期存单,三年内不能取,不然没收益,但利率能有2.75%。

可以看到,钱锁死的时间长,无风险利率就越高。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把钱放银行,本质上是把钱“借”给了银行,银行要付给我们利息。

如果我们选择活期存款,就意味着,我们随时会把钱从从银行手里拿出来

而银行呢,也就必须随时准备着相应的钱,防止出现我们取钱的时候取不出来,产生挤兑。

而如果,我们选择长期存款,这就意味着我们大概率在3~5年内不会取出这笔钱。

银行就可以用这笔钱进行更长周期的投资,获取回报。

我们把钱借给银行的时间越长,银行能够用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就能够投资周期回报更长,回报率更丰厚的项目。

所以,银行要长钱长用,短钱短用

长钱长用,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率,支付得了远超于活期存款的利息;

短钱短用,才能确保手中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兑付客户的取款需求,免得发生兑付风波。

(PS,以上信息为简化后的信息,为了便于理解,实际上资金的运作更为复杂)

放到保险上也是一样——

带有储蓄性质的保险都是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为跨度设计的

保险公司给出的收益,也是在资金能够长期运作的前提下给出来的。

这就是监管一再禁止长险短做的原因——

长险短做会造成兑付高峰提前出现,引发保险公司现金流的枯竭,让金融秩序发生动荡

当然,虽然监管一再禁止,保险公司还是做了。

因为人民需要具有流动性的资产

02.人民需要具备流动性的财产

 长期储蓄险保证了长期无风险收益,本应是锁死流动性的产品。

但人们却无法接受这样的产品——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让我在年轻花钱欲望最强烈的时候存下来一笔钱,存几十年,然后等到耄耋之年才能取出来用,太不现实了

保持冷静分析.jpg

商业保险不是社保,不具备强制性,做不到让一个人从二十岁开始就日复一日的交钱,60岁的时候才开始领。

 所以为了应对劳动人民想用钱的朴素需求,保险公司就设计了【现金价值】【减保】

现金价值=退保可以退的钱。

你可以理解储蓄型保险虽然是长达几十年的产品,但不同时间,可以值多少钱,保险公司都算好了,我们没必要等到几十年后再拿钱,想取钱的时候直接按照现金价值进行折算即可

减保则就更厉害了。

不仅可以取钱,而且还可以通过减少保额的方式取出部分现金价值,只取出来部分钱,合同继续有效,没取出来的部分继续享有收益

这些规则在增额终身寿险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表面上,终身寿险,保障时间是终身,是一笔长钱。

但实际上,部分增额终身寿险在5年内现金价值就已经超过所交保费了,并且还可以随时减保。

而且减保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以及取现惩罚——

定期存款还只能取一次,且只给活期的利息呢。

而减保随时可减,无手续费,减完剩余的现金价值继续享有收益。

人民需要流动性,保险不得不给。

但流动性给了人民,保险公司就承担了流动性风险。

这边钱投出去了,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取得确定的收益;

那边却遇到了赎回潮,消费者提前把钱取了出来,现金流崩了……

这种概率可并不小,比如说去年基金暴涨的时候,有不少人甚至都用花呗借钱入场了(当然,这两天又跌的差不多了),如果有一大笔钱在增额终身寿险里,又能无损的取出来,你说他会不取吗?

而一旦取出,消费者本来用来养老传承用的特定资金被提前支取了出来,养老这种民生大事又没着落了

而保险公司则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资金的运作与增值,白白消耗销售与经营成本。

双输。

这也是监管要限制高现金价值和可以灵活减保的增额终身寿险的原因。

03.这类产品没了对我们有啥影响

那这类产品没了之后会对我们有啥影响呢?

那大概就是我们再也找不到同时兼具流动性、安全性并且可以保证长期收益率的产品了。

我们都知道,金融工具都有着不可能三角,分别是安全性收益率流动性

三者呈互斥的关系,从来没有谁能同时把三个方面做到最强。

2.jpg

银行活期存款,安全性可以,流动性极强(随时可取),但收益性拉跨。

股票,收益率很高,但8成人都在亏钱。

而增额终身寿险就把这3点平衡的很好:

>>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寿险的安全性受保险法的保护)

>>把无风险收益做到了相对高的位置(长期年化接近3.5%,略超十年期国债)

>>并保证了一定的灵活性(交费完成就可返本,与此同时有着灵活的加保减保政策)

别小看这三点,要知道就算是银行存款也只有50万以内才绝对安全。

而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保证长期无风险收益3%+的,除了增额终身寿险也就只有国债了。

而国债我们都知道,这玩意是要抢的……

冲鸭.jpg

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我们既想让保险拥有确定性,对抗世界的不确定。

又想要保险拥有灵活性,能够应对生活的不时之需。

这种“既要又要”的需求,倒逼着保险公司做出了现在的增额终身寿险。

但保险公司不是神仙,不可能凭空造出这样的产品。

所以最终还是要被监管敲打,舍弃一部分流动性让产品的经营变的可控

所以,珍惜现在的增额终身寿险吧,未来,你很可能要买不到它了。

上一篇: 想给56岁母亲买保险,主要为了补充社保的医疗保险,有比较好的产品吗?
下一篇:德华安顾巴纳德重疾险(尊享版)2021好不好?性价比高吗?

请关注学霸说保公众号
咨询客服为您进行专家预约登记


点击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