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清华姐姐,“学霸说保险”创始人秋阳~
上周,我的一位客户老张,投保重疾险失败了。
在他填完资料准备付款那一刻,弹出了这么一条消息:
被保险人信息不符合投保要求,在线不能投保。
老张懵了,收到消息的我也懵了。
这年龄符合、职业符合、健康告知也没问题,怎么就不能买?
思来想去,我猜是被保险公司的风控系统盯上了!
01
什么是大数据风控?
对于大数据的“视奸”,大家应该有真切感受。
早上,在微信上同事唠嗑说打算过段时间去野营。
中午,打开淘宝它推帐篷,打开抖音它推攻略......
到底还能不能有点隐私了。
大数据监控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买保险这件事也是。
开头和大家说到的客户老张,就是个典型例子。
保险公司是怎么风控他的?答案是:
通过大数据收集他的健康、职业、财务等来构建风险模型进行评分。
评分过低,老张被判为高风险用户,保司就会选择拒保或限制承保。
这个原理,有点像咱们去银行申请信用卡。
名下有房的人申请,额度就高些;负资产的人申请,可能根本拿不到卡。
根本原因,是银行对我们的信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大家可能会纳闷:保险公司在我身上装监控了?怎么什么都知道?
这是因为他们收集信息的来源,太宽泛,我整理了主要的3个。
1、保险公司间信息互通
各家保险公司都积累了大量客户信息,包括核保记录、理赔数据等。
甚至一些高危信息(比如骗保),目前都在逐步实现共享。
2、互联网痕迹
互联网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不觉中就会留下痕迹。
比如看病扫码给钱,凌晨点外卖买药,都是风控的一部分。
3、保险反欺诈系统
腾讯和阿里,他们推出的软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频繁接触的,也参与了智能风控系统。
所以保司想精准掌握我们的信息,其实一点也不难。
而随着大数据的运用,保险公司的风控理由也越来越奇葩。
从业多年,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个:
有熬夜被风控的(江湖传闻,未见但有所耳闻)
有征信出问题被风控的(难道他是觉得我给不起钱?)
有买保险太多被风控的(emm,这也错了?)
有买大码衣服被判为超重而被风控的(你再离谱点!)
... ...
当然,更多人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原因就被风控的。
所以说,保司的风控就像一道隐形门槛,既不公开也不透明。
而且随着不断升级,风控模型越来越普及化、标准化。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摸不着头脑,很难绕过。
既如此,被风控了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02
被风控了怎么办?
三个建议,给大家一些帮助。
1、转为线下投保
风控系统,在线上是神器,但线下就未必。
有的时候,同一家公司甚至同一款产品,可能线下投保就不会被拦截。
被风控的朋友可以试试,说不准就能绕过风控,成功投保。
2、换保司/产品
不同保险公司,采用着不一样的风控模型。
我们完全可以换家保险公司,换款产品投保。
提醒:风控结果并不会在保司留下拒保记录。
在A公司,你可能是高风险群体。
但在B公司,你可能就是一个优质的神仙级用户。
所以记住,被风控了,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换个方向可能就会有好结果。
3、向保险公司申诉
现在的风控系统,还没有发展到完全成熟、毫无差错的地步。
所以,“误伤”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可能你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偏偏被风控认定有问题,被拦截。
这个时候,可以尝试向保险公司申诉。
不过提醒,这个方式的步骤多、时间长,太折腾人,而且不是所有保司都支持申诉,所以不是很推荐。
以上三种,都属于事后补偿的方式。
对身体真的健康的朋友来说,被风控了问题也不算太严重。
还能换一款产品,大概率是可以获得保障。
但对身体抱恙的朋友而言,他可能就此失去了获得保障机会。
所以诚挚建议:在被大数据潜规则之前,买好保险。
核心就是,早买早买早买!
被潜规则前我们是上帝,任由保险公司斗出花,咱们只需要选出适合的产品入手就行。
被潜规则后,我们只能被保险公司贴标签,能不能买由他们说了算。
03
最后,给大家一个定心丸。
保险公司大数据风控的运用,让个人真实情况越来越透明。
虽然我们的黑历史展露无遗,核保的博弈空间也被压缩。
但若因此导致太多人无法投保,这也是保司不乐于见到的。
所以从长远来看,对我们并非一无是处。
一则,能促使产品多样化。
保司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能开发出更多的产品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
比如以前,糖尿病患者想买到保险非常难。
但随着保司收集的数据足够多,现在也有了糖尿病患者专属的保险。
二则,能让理赔更加便利。
身体有问题的人被拦截在外,保司理赔也会更加迅速。
所以说,保险公司的大数据风控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有令我们无奈的地方,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对它,不用过于悲观或有怨言。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趁着身体健康,早买保险。
才能有效防御自风险,利用保险为自己“风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