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了2019年第4季度的人身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数据。
学姐说过,判断保险公司有没有能力理赔,最关键的数据就是偿付能力。
简单来说,偿付能力是指「在任何时候,保险公司履行所有合同义务的能力」,体现了资产和负债的关系,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
不管广告铺得多广,不管群众口碑多好,不管网点开得多密集,能不能赔还得看数据。
这里包含两个关键数据: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的总体充足状况。
当核心偿付率>50%,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就算是偿付能力达标的公司。
更通俗地说,把保险公司比作一个家庭。
核心偿付率:家庭的活期存款能偿还50%以上的债务;
综合偿付率:家庭的存款+股票+基金+其他可快速变现资产能偿还100%以上的债务。
我们就能称这个家庭是合格的债务方。
每季度要求家庭公布偿付数据,能快速发现财务危机。
早发现、早解决。
保证家庭的稳定持续,子子孙孙无穷尽。
一、偿付能力数据排行
学姐把一些新晋的保险公司捋了一遍,发现表现都不错。
比如刚下架了达尔文2号的三峡人寿,510%。
芯爱2号的承保公司海保人寿,360%。
刚上架了超级玛丽2020pro的和泰人寿,280%。
而平安人寿的综合偿付率是231%,核心偿付率是228%。
都非常厉害。
还有下面这些。
同方全球:204%,代表产品臻爱优选定期寿险。
光大永明:200%,代表产品达尔文超越者。
昆仑健康:179%,代表产品健康保2.0。
复星联合:157%,代表产品康乐一生2019。
信泰人寿:154%,代表产品完美人生守护。
这些公司通常都被人们打入「小公司」的行列,但它们的偿付能力也证明了理赔完全不成问题。
哪怕华夏人寿这样的大公司(2019年保费规模排名第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就133%。
大小公司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只要能赔就是好公司。
二、如果偿付能力不足怎么办?
当偿付能力不足时,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责令增加资本金、办理再保险;
2.限制业务范围;
3.限制向股东分红;
4.限制固定资产购置或经营费用规模;
5.限制资金运用的形式、比例;
6.限制增设分支机构;
7.责令拍卖不良资产、转让保险业务;
8.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
9.限制商业性广告;
10.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
总之管到你偿付率回到标准线为止。
那偿付充足率越高越好吗?
不是的,高偿付充足率并不代表着这家公司就实力强劲,因为很多保险公司新成立,业务量比较小,要承担的偿付责任也少,所以偿付充足率会显得很高,比如华汇人寿、国富人寿。
短期上千的偿付率,并不能代表长期的偿付水平,当业务量提高,偿付充足率会慢慢回归正常范围。
那偿付充足率低就一定是差公司吗?
也不是,只要处在监管要求的红线之上,保险公司的偿付就不成问题。有些公司为了抢占市场,获取更多用户,产品的性价比会有一定优势,因此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其偿付率。
综合来看,保险公司的偿付充足率过高或过低都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保持在一个范围会好一些。
三、中法人寿怎么回事?
这家神奇的公司自2016年起偿付能力就转为负数。
直到现在4年过去了,既没有倒闭,也没有被接管,就是一直这么挂着上万的负偿付率。
关键原因是这家公司业务规模和期限都不大。
没有达到要让监管接手的体量,加上连年业务增长都是0。
2021年就可以满期上岸,无债一身轻了。
但不管是引进股东还是增资,现在看来都不明朗,但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它始终没有让旗下的客户吃亏,该给的都给足了。
原本这是一家带着光环出生的保险公司,由中国国家邮政局和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合资建立。
无论是邮政在国内的网络,还是上百年历史的法国国家人寿,怎么看都是贵族血统。
可惜那个年代的合资险企活得都不好,管理、市场经营各个方面都出问题。
直到2009年中国邮政的亲儿子中邮人寿成立,学到了保险公司经营套路的老大哥决定自己来。
中法人寿也就一蹶不振,从2009年的2.7亿规模跌到2015年的2.5万。
随后中国邮政撤资拜拜,成就了中法人寿偿付率突破上万的历史佳绩,负数的。
还是大公司套路多啊…
但无论如何,选对产品是不会吃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