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问答

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哪家的医疗险产品更好

提问:拉呱嘘   分类: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的医疗险哪个好
优质回答

小秋阳说保险-北辰

学姐相信有很多人都听说过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两家公司。

那么哪家的医疗险更好呢?学姐今天就来给大家做一个对比测评!

让我们静心等待,看一看到底是哪家保险公司的医疗险可以脱颖而出!

开始之前,学姐给大家送上一份礼物:医疗险避开陷阱的方法,为大家解决挑选医疗险的问题:

一、中国平安VS新华保险,哪家保险公司实力更强?

1、保险公司基本情况

平安人寿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成员。

截至2020年末,平安人寿注册资本为338亿元,在全国拥有42家分公司(含7家电话销售中心)及超过3,300个营业网点,

寿险代理人超100万名,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向客户提供全周期人身保险产品和服务。

新华保险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市。

2020年上半年,新华保险公司实现总保费968.79亿元,总资产达9393.51亿元,连续多年入围《财富》中国和《福布斯》双料世界500强。

新华保险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共设立1767家分支机构,拥有36504名内勤员工及50.7万名营销员,为3226.2万名个人客户及8.6万名机构客户提供全面的寿险产品和服务。

2、偿付能力信息

偿付能力,就是判断一家保险公司有无赔付保险金能力的标准。

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同时符合以下三项监管要求的,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

(一)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三)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以上的三个条件若有一个不符合的,那么这个公司的偿付能力就不合格。

如何评价新华保险和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

不得不承认,两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很优秀,早已远超银保监会的标准!

结合上文,不难发现两家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付能力,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都很值得夸奖!

下面学姐来为大家测评一下这两家保险公司的产品,看看哪一家更值得我们去选择!

二、中国平安VS新华保险,哪家的医疗险好?

学姐这里专门挑选了两款极好的百万医疗险,给大家做一个测试看看,先来看看产品对比保障图:

1、投保规则方面

投保年龄:新华康健华尊最高允许60周岁人群进行投保,而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就只能为55岁,对比之下康健华尊会更加宽松,对中老年人更为友好。

产品灵活性:在这之外康健华尊还按照保额、医院范围的差异,写出来三个计划,那么产品度的灵活性就更加的高了。

等待期:康健华尊等待期天数为30天,而这个平安e生保的天数要比它多60天,为90天。学姐再次再次重申一下 这个等待期时间越短越好。

如果在等待期出险的话,保险公司基本是不予赔付的。

不得不说在这个方面,康健华尊做的更好。

稳定性:两款百万医疗险都为长期医疗险,其中康健华尊保证续保10年,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则为20年,这也说明它的稳定性不错。

2、基础保障方面

一般情况下,下面四个方面是百万医疗险的主要保障范围:住院医疗(一般医疗和重疾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急诊。

由保障图可以看到,康健华尊是缺少了门诊手术保障的。

门诊手术也算是不需要住院的手术,打个比方白内障手术、骨折外固定取出术等。

对于被保人来说,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保障范围更广一点,确实很优秀。

3、增值服务方面

康健华尊的增值服务包括了就医绿通,医疗垫付、质子重离子等;

而平安e生保中却只包括就医绿通。

从这方面看,获胜的绝对是新华康健华尊。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医疗险的增值服务并不是越多越好的,这篇文章可以告诉你答案:

三、学姐总结

总结就是,这两款百万医疗险都有其自己的突出优点和缺点,整体性价比还不错,都是值得投保的,投保人可以依照自身的经济情况来决定购买。

不过,货比三家总不是坏事情,学姐给大家提供一份百万医疗险榜单,来比较一下其他产品:

以上就是我对 "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哪家的医疗险产品更好"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中国人寿
新华健康无忧
民生保险
中宏人寿
智胜人生
百年人寿
国寿福
前海人寿
返还型
阳光保险
华夏福临门
水滴保
年金险
商业养老保险
平安智能星
平安人寿
平安e生保
好医保
退保
招商信诺
平安金鑫盛
大都会保险
众安保险
医疗险
新华多倍保
平安福
安邦保险
康宁
乐享百万
教育金
工银安盛
少儿超能宝
平安智慧星
安盛天平保险
泰康人寿
分红险
富德生命人寿
万能险
中华保险
理财险
康惠保
老人保险
天安人寿
中国人保
新华保险
信泰人寿
幸福人寿
鑫福年年
香港保险
保险公司排名

请关注学霸说保公众号
咨询客服为您进行专家预约登记


点击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