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秋阳说保险-北辰
很多人说,现在的90后很容易跳槽,频率很高,他们没有说错,确实是这样的。
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在90后和95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据领英发布的数据显示,90后有19个月,95后只有7个月。90后对社保的理解不高,所以他们才会那么经常跳槽。近期朋友妹妹裸辞了,想要一年的时间散散心。学姐随意的提醒一句,自己交社保真的会贵很多。令人意外地是,她不以为意地解释「断了就断了呗,又不是很重要,等以后找到工作再交呗」我……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不知道心细一点。完全都不考虑社保断缴的影响。学姐决定今天就带小年轻了解一下,断缴社保对我们来说会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的处理换工作后的社保问题呢?什么是社保?社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险",它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险缴纳额度根据每个地区的规定,分别从单位的单位银行账户和员工的工资中直接扣除一部分。企业缴费的比例永远比个人缴费的比例高,甚至不会随着地区的改变而改变。公司为员工缴纳的比例为:16%+10%+0.8%+0.8%+0.8%=28.4%员工个人缴纳比例为:8%+2%+0.2%=10.2%假如你的工资是每月6000元,每月社保账户就有2316元,其中近7成是公司为你承担的。
所以,我们不需要为交社保费而心疼,心疼的应该是公司。
清楚了缴费比例后,有人就要问了,自己一个月一千的工资,有的人一个月好几万的工资,这样看差别是不是太大了点?
是的。所以防止出现差距过大的这一现象,各个地区都发布「社会保险最低/最高缴纳基数」。
以2020年广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
最低缴纳基数为本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2100元;
最高缴纳基数为本市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即30876元。
如果你一个月工资只有一千,那么你也必须遵循最低缴纳基数交职工养老保险。也就是公司帮你交2100元*16%=336元;自己交2100元*8%=168元。
同理,若工资一个月好几万,那么计算的时候就要用最高标准来算。
假如你的工资既不会很高,又不会很低,刚刚好在缴费基数中间,那你的社保缴费基数就等于你的实际工资。
员工的基础工资被定为最低缴费基数,这个做法许多公司都会,为了少交点钱,公司还会以各种神奇的名义发放给我们,什么补贴呀,保密费之类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己亏大了,千万别觉得自己到手的变多就不亏。
其实这笔钱本来都要为你们交进社保统筹基金里的。这笔钱在很多地方都能用上,比如生病、买车租房。
社保断缴的危害?
医疗保险断缴正常人身体有个病小痛都是正常情况。医疗保险给看病人群提供很大的帮助,所以断交造成很大的影响。
无法报销医药费医保从断缴后次月起就停止了报销的功能。
不过医保卡里面个人账户的钱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不会因为断交就给你清零。
然后,只要你的医保累计缴费年限符合当地规定最低缴费年限的要求,在退休后无需继续缴费,也能享受和职工相同的医疗保险报销待遇。
如果中间经常出现断缴的情况,在退休前,累计的缴费时间就会不够。
这样在退休后,是没办法免费享受医保报销的。
报销上限会降低一般来说,医保连续缴费的时间越久,每年的报销上限就越高。好比连续交半年的人和刚交了两三个月的人,前者每年可以报销50万,后者只能报销10万。如果中途断缴3个月以上,连续缴费时长会重新开始计算。
买房买车、积分入户想要定居在一个地方,就肯定要想到买车买房这些事情。和买车买房摇号这些事情有关的,就是社保缴纳期限了。比如上海,之前规定非沪户籍,只有连续缴满5年的社保,才能在上海买车摇号和买房。而且在北上广深等其他的城市,同样存在类似规定。假如断交保险费用,那么缴纳时长相应也要重新计算。
买商业保险保费会上涨有医保,部分商业保险会便宜很多。大家购买的百万医疗险大概分为两种,一种适合有医保的人进行购买,价格也比较低,另一种适合没有医保的人,价格要贵上不少。在生病住院时,有医保和没有医保,报销的比例会有所差别。断缴医保会有很大不好的影响,所以尽量不要断
公积金断缴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帮助大家共同买房的存款基金叫公积金。
你可以这样想,是大家共同拿出一些钱来积存,让我们买房的时候可以申请到更优惠的房贷。住房公积金贷款应该是我们这辈子能借到最便宜的了,商业住房贷款的利率比它高出30%左右。如果买房想要申请公积金贷款,要求要有连续缴纳公积金的记录,具体每个城市在要求上都会有差别。如果中途断交这个公积金的话,这个贷款就申请不下来了。
养老保险断缴据养老保险的规定,退休后领取养老金是需要年限累计够15年。
养老保险多缴就能多得,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那么退休时能够领取到养老金也会更多的,所以一旦出现中间断缴的情况,后续的待遇会产生损失。若退休时缴纳社保时长不足15年,可选择延长缴费到15年、一次性领取个人所剩余额或转变为居民养老保险。三种选择优先顺序为:延长缴费至15年>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次性领取个人余额社会保险也算是一种最基础的投资,从回报率来说,第一种选择回报率是最高的领取到的养老金最多。而第三种选择,是一次亏本的投资。如果这个时候你选择将自己缴纳的那部分余额领取掉,那么之前单位缴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就会归国家所有了。
生育保险断缴生育保险是夫妻两人中只需有一个达到连续缴纳满某个期限的要求,在妻子分娩或是计划生育手术一年内,可以申请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内容主要是产前产后检查、顺产或者剖腹产费用等,有很大一部分费用是可以进行报销的,而且还有相应补贴。有一大半的城市,必须做到这些要求才可以享受这个福利,生孩子之前,要连续缴纳9个月,或者累计交满一年。若是中途断交,和该地要求不相符,报销就无法进行。所以一直强调怀孕期间不要冲动辞职。实在不行生完孩子报销完再提辞职呀。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断缴失业保险,含义是保障失业风险的,领取有三个限制条件: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累计满一年的;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已经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而工伤保险是有条件限制的,它只能保障在工作期间(包括上下班途中),因为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等导致员工暂时或者长久性失去劳动能力,甚至不幸失去了生命,都可以向工伤保险申请补偿。如果你在公司工作,这两项保障是不会出现断交情况的。假如你辞职了,那么也用不到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所以断交影响不大。
辞职后社保该怎么处理?
裸辞或自由职业现实生活中,很多像我朋友妹妹这样的年轻人,一时裸辞一时爽,一直裸辞一直爽,完全没想过社保的问题。
这是要不得的,社保是国家给我们的福利,能薅社会主义社会羊毛就要趁早薅了。假如你有当地户口,裸辞后居民医疗和居民养老保险还是可以自己去社保局缴纳的。或者缴纳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时以无固定工作的身份办理的,通常称之为“灵活就业人员社保”,退休后和正常员工是同样的待遇,不同点就是自己承担“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
倘若你不是当地户口,不能选择自己交社保的(也有个别地方例外),找熟人公司或者社保代缴机构求助也是可以的。但是“单位+个人”的所有缴费还是由自己来出。有一点特别关键,找代缴机构的话,因为没有建立真实的劳务关系,没有办法保证安全,在选择上需要好好思考。
换省市工作假使你对北上广深感到厌倦,想要回到三四线老家工作,那就需要办社保迁移了。大概流程如下:登录社保局官网,提交转出申请;
申请通过后,去社保局打印《参保缴费凭证》;
把《参保缴费凭证》交给新单位,办理转入。
走完迁移流程,之前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年限就可以一起计算了。可能每个城市的办理流程和所需资料会略有不同,大家也可以拨打社保热线:12333 详细咨询一下。
同城市跳槽
如果换工作仍然在同一个城市工作,那么只要在新单位把社保衔接上就可以了。
为了避免断交,最好交完当月社保后离职,在下个社保缴费日进入新单位。
常见问题解答
最后这一环节,答复一下近来读者问的比较多的问题。倘若你还有其他个例问题,可以来留言区留下问题~
如何查询自己的社保情况一种是登录自己所在市的社会保障局网站查询,另一种是拨打统一社保咨询电话12333咨询。
此外,支付宝城市服务以及地方城市官方微信公众号也有查询通道。
满足失业金领取条件,可以领多少钱?领多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有以下规定:
缴费1~5年,最长领12个月;缴费5~10年,最长领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最长领24个月。每月领取的失业金,各地都存在差异,大致是失业保险关系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到90%。辞职出国工作,社保如何处理?养老保险可以提取你个人部分的,或者停在那里,回国后继续缴纳,满15年后,还是能拿到统筹后的退休金。
公积金只能选择两个方式:你可以选择选择全额提取住房公积金或者是封存的同时将社保转为个人缴纳,但这些的前提是你的户口是本地籍的。没有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可以服从内心意图,选择断交,公积金就清零了。单位不交公积金,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可以选择到公积金中心稽核部门申诉,劳动争议范畴不包括公积金。
同时缴纳了职工社保和新农保,退休时可以同时享受吗?中国的社保目前有两种体系:一种是职工保,另一种则是居民保。居民保包括了新农保在内。这两种进行同时缴纳但不能同时享用,当退休的时候可以将两者合并。
值得留心的是,居民社保远不如职工社保的退休及其他保障。
想要充分了解社保知识,光看这篇文章可不够!如果你依旧对社保知识存在疑惑,可以找学姐进行详细咨询-关注【学霸说保险】公众号 ,里面有全网最全的社保类知识,帮助你充分利用社保福利,省一大笔钱!
以上就是我对 "社保断缴3个月 医保"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 上一篇: 惠康重大疾病保险(至诚版)要不要买附加
- 下一篇: 中韩人寿好e保医疗险范围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
05-14
-
05-14
-
05-14
-
05-14
-
05-14
-
05-14
-
05-14
-
05-14
-
05-14
-
05-14
最新问题
-
08-04
-
08-04
-
08-04
-
08-04
-
08-04
-
08-04
-
08-04
-
08-04
-
08-04
-
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