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秋阳说保险-北辰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产品测评!重疾险太多人问了,想多了解的可以查看这一份对比表:《金佑人生和全国热门重疾险对比表》weixin.qq.275.com
金佑人生被称为集齐保障赚钱于一身的重疾险,我整理了金佑人生的保障内容图:

金佑人生的产品形态为“重疾单次赔+轻症3次赔”,自从推出之后就不断被吐槽,金佑人生真的很不好吗?想了解的可以先收藏这篇文章慢慢看:《网上都说「金佑人生」不好?是真的吗?》weixin.qq.275.com
从分析就能知道,金佑人生被吐槽得一点也不冤枉,它还是有不少缺点的,比如这几个缺点:
1、金佑人生轻症赔付比例低
该产品虽然保障50种轻症,赔付3次,但其赔付比例却只有20%。而普通水平是30%。
2、金佑人生中症保障缺失
金佑人生仍然做不到提供中症保障,市面上优秀的重疾险早就把中症保障给加上了,且相比起重疾,中症和轻症往往是重疾前兆,中症保障在缓解前期治疗压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金佑人生红利保障略差劲
接下来分别说金佑人生的两种红利:年度红利和终了红利。
年度红利:顾名思义,是指每年能拿到的红利。被保人不会直接收到红利,而是累积在保单上,重疾的保额会因此增长。
终了红利:在合同终止时给付,分为关爱金和特别红利。不过这两种红利是只能赔一种的。
4、金佑人生保费昂贵
从上图来看,不难发现,一份保障终身的保单,30岁男性,50万保额20年交,每年需要缴纳19650元的保费,金佑人生差不多两万!可以说是非常贵了。
总结: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款金佑人生的保障不够全面,价格又很贵,性价比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差,有充足的预算,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分享榜单给大家作为参考资料:《十款性价比远高于「金佑人生」的重疾险》weixin.qq.275.com
以上就是我对 "太平洋的金佑人生和平安的平安福,本人26岁,买哪个好"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
海阔天空。花同样的钱有的保险产品可以买到15万到18万保额了,轻症也豁免保费,且是额外赔付,金佑人生会从保额里扣除,且按照你说年交五千多十万保额,年龄应该四十多了,更不建议买分红型重疾险
-
七月这款产品本来就是终身险,是一个保障型的,合同的保险期间为被保险人终身。如果一定要取本金那就相当于退保,会有一定的损失。
-
新芳180日内因意外伤害以外的原因被确诊初次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给付主险合同及附加险合同已支付的保险费 当时的累积红利保额所对应的现金价值 特别红利,主险合同及附加险合同终止。 也就是说180天之内病死,退所交的保费及一些分红所对应的现金价值 红利(后面两个可以忽略不计,没什么钱)
-
阿雷出于利益考虑,您的年龄不适合买商业保险,保障保险因为你的年龄关系,保费高,保额低。建议购买社保,社保没有纠纷,可以带病投保,心理踏实,目前中国商业保险纠纷案多,保险公司以盈利为主,不作为,名词解释不清,在销售过程中带有欺骗性质,中国商业保险与国外保险方向相反,西方国家在投保时严格核保体检,客户报案立即赔付,他们全球通赔,是体现了保险的初衷,在中国是投保没人问,只要求你缴费,出险了才去核查,被保险人以前有没病,有没有代签名,年龄有没有误报,在百姓心目中才有了保险骗人这一说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现象也推动了大陆人去香港买保险 潮流,如果处于投资利益考虑,你可以做投保人,子女做被保险人,可以适当买一些分红保险,如果考虑就医,建议购买社保,希望采纳
-
二零一三金佑人生是太平洋人寿保险的明星产品,历经多次升级,一路从金泰人生、金瑞人生、金享人生,升级为金佑人生,截止今天(2017年6月3日)最新版本是金佑人生2017,先来看看金佑人生的保险责任:1、重大疾病保障:88种(赔付即时保额)特别优势:保额分红(英式分红)——保额每年都会根据分红情况而相应增长。特别提示:分红是不确定的。举例:30岁的王先生投保金佑人生2017版100万保额,以中档分红预测,60岁的保额为145万(低档分红为103万;高档分红190万)谈到疾病种类的细节,金佑对于I型糖尿病的保障有优势,理赔相对宽松,只要求持续注射胰岛素就可以理赔,另一款产品对于I型糖尿病的理赔还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或者切除一趾或多趾,当然这也会导致保费产生差异,容易理赔的产品,保费相对提升是很正常的,后文会提到保费这一重要分析指标。2、特定疾病保障(轻症):20种(可赔付1次,赔付即时保额20%,赔付后其他理赔额度要同比降低,含轻症保费豁免)按照刚才的案例,张先生60岁如果罹患轻症,如“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如心脏支架)”,按中档分红为例,可得到145万*20%=29万,整体保额将为145万-29万=116万。金佑人生2017的升级把以前版本的轻症赔付“不高于10万”的限制取消了,算是一个小优化。但占用整体保额是一个小退步:注:市场主流竞争力产品的轻症都是怎么保障的呢?(1)数量日益增多:有的产品轻症都增加到50种轻症,当然不是病种越多就越好,只是相对而言,需要综合考虑。(2)赔付次数不限于1次:轻症可以赔付3次、5次的产品也是不少的。(3)轻症额外赔付:赔付轻症一般是保额的一定比例,如20%、30%等,赔付后高性价比产品一般都是不影响主险额度的,即使罹患轻症后再得重疾,还是按原保额理赔。3、身故/全残保障:(赔付即时保额)同重大疾病的保障一致,如果张先生60岁身故(且60岁前未患轻症和重疾),可以得到145万的理赔金。保障好固然重要,保费合理才是硬道理,那么这样一款产品多少钱呢?以刚才30岁的张先生为例,他为自己投保了太平洋人寿金佑人生2017版100万保额,保费38100元/年,20年缴费,保100万基础,一共要交762000万元,杠杆效应一般,如果分红状况好,能够弥补一些保费贵的不足,但要有时间的等待,至少要等到60岁、70岁才能看出保额增长的红利增长效益。(市场比较热销的重疾险产品的,30岁男性保额100万,平均在年交20000-25000之间,比如同方全球康健一生多倍保、天安的健康源优享、工银安盛的御享人生等)虽然这款产品可以利用保额增长弥补不足,30岁的张先生,投保100万保额,到60岁保额可以提升至145万(中档红利),也还不错,但做了比较就看出了不足:同样是张先生投保100万保额,市场平均重大疾病保险的保费在2万~3万之间比较合理,当然不含身故责任的单纯重疾险保100万,保费只需要1.7万。这样的保费水平就使得在投保时选择投保145万甚至更高,保费也低于这款金佑人生。这样一看金佑保额递增的优势就显得不那么耀眼,并且高保费让产品有些黯然失色,要知道同样花费3.7万元,其他产品可以从投保时就有150万的保障,而金佑人生要等到几十年以后才可以增长到那么高,即使80岁增长到184万,疾病高发期和最应该得到高额保障的时期也过去了,失去了重大保险的意义。如下是金佑人生2017和目前市场上一款主流的重疾险对比分析:由以上对比表我们可以看出,同方全球康健一生多倍保在各项责任上都要比金佑人生2017好一些,比如轻症种类、轻症赔付次数、投保人豁免,而这些责任都是比较关键的责任。而在保费上,同方全球多倍保的保费比金佑人生便宜了一半,那么在相同的保费预算下,同方全球多倍保可以购买两倍的保额。这样即使金佑人生有保额分红,但是估计一辈子分红的保额也不会达到他们之间的差额。因此笔者更认为这款产品的资产传承功能优于重大疾病保障功能,当然可以去掉附加重疾保障的话,相对而言更适合长寿的人群做资产传承之用,因为这款产品保额可以递增,身故后保险金可以赔付给收益人,因此如果80岁、甚至90岁身故,180万甚至超过200万会赔付给保单的受益人,用于身后传承一笔钱(以中档红利预期)。而作为终身寿险购买,其实也有更好的选择,如某单纯的终身寿险,30岁的张先生如果投保200万保额,保费不过2.9万/年,20年缴费,比金佑人生2017投保100万的保费低一些,因此笔者给这款产品的评价是“整体保障设计不错,且I型糖尿病理赔有优势,特别是保额递增是很大的增长优势,但保费较高,轻症保障有所欠缺,如果你不是太平洋保险的忠实粉丝或者特别担忧糖尿病风险,可以选择其他产品”。总结:如果给自己做一份保障计划,首先不是选择产品,而是分析需求,再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因为整个市场有超过70家寿险公司,各有特色,各有侧重,要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适合自己保障侧重的产品。
-
莎莎没有啊,这个保险是主要的,怎么能存量,这是一个付费的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效益,保护生病生病,不生病的养老金。适合所有年龄段,孩子如果能状元选择红色,保证孩子上大学,和业务需求。我希望你快乐。
-
王英那需要看你理赔了什么?如果理赔了重疾或者寿险,那理赔完保单也就结束了,当然没有养老金之说。 这个养老金是到了老了以后退保,那同时保障也就没有了,退保能拿多少也需要看保单的现金价值 分红,这个也不能确定,短期内退保一定有损失。
-
V你好,疾病险18岁以下建议选择少儿平安福或者智能星。还可以补充 比如手足口病,等一些附加险。计划书可以提供给你参考
-
齐仕发艺这份是终身寿险组合重疾,保险责任是 被保险人患重疾责任,理赔保额,如果平安无事,要等被保险人身故后,保额由受益人领取 。如果没有发生保险责任,65岁想拿钱,等于退保,有较大损失,具体可以拿到多少可看保单上的现金价值…希望能帮到你
-
蒋*攀登智胜人生,应该已经停售,特此提示。 单纯的比较产品,其实真的没意义。 客户考虑的出发点,是当下,可是保险,是买给未来的,所以,有些问题需要抽象而又长远的考虑。 不同险种的类型,没有可比性,这是一个误区。 客户主要考虑自身的需求,这点很重要,大众式的保险消费,看似正确,其实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保险本身,是对未来风险的规避和未来生活的预期,真的属于私人定制的模式,明确自身需求而不是盲目从众,真的很重要,可以避免很多误区。 还要明确自身的消费水平,也就是保费的现实状况,这是决定性因素。 完后要了解产品形态,而不是单纯的罗列这些信息,不同的产品模式都有自身的特性,但是每一种特性的背后都有取舍,客户不能什么都想要,这是和专业代理人探讨取舍的一个过程。 其实,产品无所谓好坏,因为对所有客户都一致,主要是产品如何规划的,是客户的未来利益能够相对最优,是个关键。 保险产品,除了产品本身之外,客户还需要考虑代理人诚信专业因素,还有保险公司的大小规模因素。 没有无缘无故的便宜,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昂贵,市场很公平的。只是,有时,客户不清楚明白,以为找了便宜或者吃了亏,其实,简单一些,认清真相,才最重要。 选择自己适合的,就是正确的选择。 保险,首要注重保障,至于其他,都是其次,如果无法满足前者的保障利益,任何其他利益都是空谈,客户追求收益或者回本,都属于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建议考察代理人,考察险种形态,理性认知,再做选择。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
06-18
-
06-18
-
06-18
-
06-18
-
06-18
-
06-18
-
06-18
-
06-18
-
06-19
-
06-20
最新问题
-
11-05
-
11-05
-
11-05
-
11-05
-
11-05
-
11-05
-
11-05
-
11-05
-
11-05
-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