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问答

小康人寿口碑好么?服务评级真的优质吗?公司内幕大扒皮!

提问:未满十八   分类:小康人寿是什么来头适不适合投保
优质回答

小秋阳说保险-北辰

小康人寿?你听说过吗?

最近,中法人寿官网中通知,中法人寿现在正是已经改名为小康人寿。

公告已表示中国人保监会已经审核批准,并且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已经核准了,原中法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法人寿”)里面的股东已经发生了变更。

与此同时,现在的保险公司也改了,名字叫做小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在2021年7月21日的时候,正式开始用新的名称。

那么,小康人寿到底有什么大的来头呢?投保适合吗?我们值得注意的又有什么?也听学姐一个一个的跟大家讲!

文章开始之前,接下来学姐就先为大家奉上一份购买保险的窍门:

一、小康人寿值得信赖吗?

下面就是关于小康人寿在2021年的第二个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以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数据:

小康人寿的前身中法人寿成立于2005年底,总部在北京,由中国国家邮政局以及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各持50%的股共同创立。

截至2020年三季度,中法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0,净利润为-1217.44万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408.67%。

为解决公司困境,中法人寿曾于2016年11月、2017年4月及2017年8月,分别发布增资公告,但均未落地。

直至2020年12月,中法人寿增加注册资本和股权转让的请示最终获得银保监会批复。

增加注册资本和股权转让后,法国国家人寿和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退出中法人寿,宁德时代、青山控股以及贵州贵星汽车销售三家新股东入股。

公司的注册资本一开始从2亿已经增至到30亿。

根据小康人寿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6687.14%。

虽然说是跟第一个季度的29893.19%相比落滑幅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归根于偿付能力上来说的话,还是在保险行业内保持较高的水平。

通过小康人寿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相关数据可以知道,小康人寿的净利润在今年第二季度显示为44.01万元。

但综合来看,小康人寿盈利能力仍受考验。但是,学姐对这家“起死回生”的保险公司的期待更大了~

另外,学姐要给予各位提醒,判断保险公司靠不靠谱,除了偿付能力这个关键因素,以下几点也是关键之处:

二、投保小康人寿旗下的产品,应注意什么?

1、买保险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挑选

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计划,千万不要盲从,这同样是买保险最忌讳的一点!

优先考虑人身健康保险,举个例子医疗险、重疾险,如果手里以前还是有余话,就继续配意外险和理财。

实际上,对于寿险而言,并不只是家庭经济支柱,需要购买出险。

这是因为什么呢?下面就是学姐整理的经济支柱必须购买寿险的理由:

毕竟,寿险主要是为了预防家庭经济支柱去世所给家庭成员带来的风险。

若是老人和孩子买寿险就没有什么必要可言了!

2、如实健康告知

当自己清楚了自己的需求后,好比说购买重疾险,那么下面购买保险的重要阶段就来啦!

比方说自己已经很明确的知道了自己要选择购买的保险是重疾险,然而在购买重疾险的时候,保险公司一般的时候会进行健康告知。

有很多人根本不清楚如实告知在健康告知中的重要性。

购买重疾险的时候,进行健康告知时,一定要做到如实告知!

若是出现了虚假告知,而最坏的后果就是导致在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会出现拒绝理赔或者是被保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官司。

因此,学姐已经为大家整理出了这一份有关于健康告知方面的技巧,记得收藏起来哦:

3、投保之后妥善保管保单

在投保以后,你就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保单,虽然有人说保单实际上并不多,但是随着你的年龄增长,你的保单也会越来越多的,对被保人来说,管理保单是很主要的!

要明白,是在购买了保险之后,发生了理赔的事情之后,并不是保险公司主动的把钱赔给我们,是通过保案保险公司才能够立案调查的,这时候就需要保单上场了。

通过保险保单提供的信息知道了购买的保险种类,接下来就以此进行理赔。

以上便是添置小康人寿旗下的产品的时候要留心的事情,各位都学会了吗?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中国人寿
新华健康无忧
民生保险
中宏人寿
智胜人生
百年人寿
国寿福
前海人寿
返还型
阳光保险
华夏福临门
水滴保
年金险
商业养老保险
平安智能星
平安人寿
平安e生保
好医保
退保
招商信诺
平安金鑫盛
大都会保险
众安保险
医疗险
新华多倍保
平安福
安邦保险
康宁
乐享百万
教育金
工银安盛
少儿超能宝
平安智慧星
安盛天平保险
泰康人寿
分红险
富德生命人寿
万能险
中华保险
理财险
康惠保
老人保险
天安人寿
中国人保
新华保险
信泰人寿
幸福人寿
鑫福年年
香港保险
保险公司排名

请关注学霸说保公众号
咨询客服为您进行专家预约登记


点击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