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问答

新华人寿保险好在哪里呢?

提问:二一   分类:新华保险
优质回答

小秋阳说保险-北辰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最新的重疾险测评分析对比已经出来了,大家可以点击查阅:

新华这一保险公司的声誉在国内算是较好的,是一家老牌大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的保险业务是寿险,其次还有健康险和年金险等人身保险业务。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看看下面这份新华保险相关资料,能不能帮助到你:

新华是一家国内颇有名气的保险公司,公司规模较大,有着许多分支机构网点。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在重疾险、寿险、年金险的险种上。

你问新华保险怎么样,无非就是想知道他家的产品怎么样,坑不坑人。该公司的产品除了价格有些高,其他的都还可以,有几个产品就不要买了,有些不值。具体的我们通过分析这个公司主推的一款重疾险来看看:

新华保险公司的健康无忧C1是一款单次赔付的重疾险,注意这一款的投保年龄要满18周岁的,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健康无忧C1有着以下几点优点:

1、具有额外赔付:在前10年确诊重疾的和在前10年身故的都可以获得20%的额外赔付。

2、假如不幸患有6种特定疾病的其中一种,例如脑癌、白血病等,这也是可以得到20%的额外赔付的。

这款产品的缺点有:

1、保障内容一般,但是价格很高,不太划算。连市面上的一些多次理赔重疾险都没有这么贵的保费。

2、在轻症保障中,轻症的赔付金额太少了,远远低于市面上大多数产品。这款产品的赔付金额只有20%的基本保额,实在不划算。

为了方便大家选择对比,我整理了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重疾险产品:

大家可以点进去看看

这里是一些我不太推荐购买的重疾险产品,有需要的可以点击原文阅读

我的回答已完毕,希望对你用。

以上就是我对 "新华人寿保险好在哪里呢?"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相关视频:新华人寿保险好在哪里呢?

  • 👧🏻珊珊、
    新华从总资产,公司规模,业务量来说都是非常好的。而且也算是国企背景,不可以瞎来来。选这家的话是比较放心的。 不过保险产品内容都很复杂,即使学经济类专业(我自己就是…),也未必能完全了解各个保险产品。爸妈是农民,受了别人鼓动想去尝试,如果凭一腔热情就买是风险很大的。你多少懂得多一些,得多帮忙把把关才行,特别是对于长期保险,一但退保是非常不划算的!建议你直接去了解一下新华的这款产品,看清楚产品条例再做决定。
  • null
    保险品种有许多,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缴费期限,都会有不同的缴费金额,楼主这样问,相信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的~
  • 禾斗先生
    垃圾的公司,无知的业务员,整天就知道在网上吹,什么产品在XX,你们公司的产品就是垃圾! 以下文章引用自本人博文《揭开分红险的美丽画皮》 我们都知道,保险公司的红利来自于三差,即死差益,费差益和利差益。 来分析一下: 1,死差益,即实际死亡率低于预计死亡率而节约的赔偿金。但是我们都知道,保险公司其实也只是把众人的钱集中在一起,用其中的一部分赔付给出险的人。那么,所谓死差益,其实就是开始的时候多收你的钱,现在还给你而已。 2.费差益,即保险公司当年的实际运营费用少于预计费用的部分,说白了,也是投保人的钱,没用完,还给你而已。 3.利差益。这个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将是分红的主要来源,也是各大保险公司吹嘘的最厉害的部分。我们从根本上来看,保险公司收上来的保费有一大部分用于业务员的佣金,还有一大部分用于赔偿金,还有一部分是保监会收取的准备金,还有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这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我估计怎么也得有20%-30%了吧?这还没有考虑投资限制和管制等问题。那我就想不明白,你拿七八千块钱在投资受限的情况下,就能比基金经理拿一万元还赚的多,你干脆去做基金算了?(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保险公司无论吹的多厉害,分红险的收益最高也就3%左右,甚至众多分红险收益仅有2%,万能6%的收益率都让保险公司赔的吐血) 顺便,BS一下所谓的保额分红。假如有十个人,给我钱帮他们投资,一万块钱一份,赚了钱年底分。于是有人给我一万,有人给我两万、三万不等,那年底赚了钱,我们按每个人出资比例分钱,跟按每个人持股比例分钱,有多大区别? 另外,某公司的骗子,你们给别人做的所谓保险计划书,竟然敢号称年交四千保费,分红2500,要有这么高的收益,银行还用放贷款啊?干脆把钱全存你们保险公司算了! 我再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的年交四千,分红2500是怎么回事: 假定某人今年30岁,年交费4000元,交费20年,那么以5%的收益计,则至其80岁时此笔款项是57万左右,除去交的本金8万元,分红共计49万,除以交费期50年,则约每年分红9800元。 看见没有,5%的收益率就可以实际年交保费4000分红9800元。。。同时,我刚计算了一下,如果按此算法的话,4000元每年分红2500元,对应的年收益率则是1.7%。这也印证了我刚才说的,保险公司的分红险收益在2%左右的话。。 ========================================================= 我看到了,楼下有不服的。不服气的站出来,告诉我,为什么你们把分红险的收益吹那么高,而目前万能险的利率却连5%都上不了?就平安一家死撑了几个月,可是平滑准备金用去了几十上百亿?国家新的会计准则实施后,届时不允许保险公司设立平滑准备金,巨灾准备金了,到时候的万能收益是多少? 其实保险公司的赚钱能力到底怎么样,看万能就可以了,因为万能是最透明的一个险种。当然,由于它是按月结息,所以可能影响它的收益,但是说句实话,影响不大!如果万能在死撑着的情况下也只有4%的收益,那其它的险种就更不用想超越了。 说我胡扯的人,你们自己问问自己,你们真的懂金融么?真的懂理财么?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保险公司里你的主管教给你的!你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维!! 什么保险资金用于投资电站,投资公路。。。我甚至还听过最“与时俱进”的版本是投资港珠澳大桥的!但是,这些,占一个公司资金总量的多少?它们即使是高收益,又能为公司的业绩贡献多少?1%的资金即使实现100%的收益,它对整体贡献又有多少?而且,如果南方电网或者水电站赚钱的话,我直接买它们的股票不是更好? 别吹了,保险为什么不好卖?为什么保险业务员被人看不起甚至厌恶?这是每一个保险业务员自己造成的!不想着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整天只知道在话术上下功夫,你除了为你自己的钱包不遗余力以外,你想过为客户的财务负责么?
  • Frozen
    一、先谈谈保险公司可不可靠的问题 中国的保险公司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因为我们的公司经营的有多好,而是因为我们有着世界上最牛逼的政府监管。 国务院通过“一行三会”,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管理整个金融市场,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购买、销售、消费理赔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 保监会职能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牛哞哞在文章中的论点,所以特别单独说一说: 1、偿付能力监管 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保险业监管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 目前中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第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型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具体怎么计算实在太专业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换句更直白的话说,保险公司只要通过了C-ROSS下的偿付能力测试即代表它都能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灾难(汶川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日本311地震或阪神大地震为50-100年一遇,或者各种股灾),没有例外。 偿付能力为多级预警制度 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150%(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每个项目都会牵扯复杂的算法),如果低于150%,保险公司就要开始紧张了,因为保监会已经开始盯上你了,自己要赶紧想办法把偿付能力弄回150%以上。 如果回不去,也尽量不要再去跌破下一档安全线100%。否则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可行方法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 这些“可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增资、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卖出占用最低资本过高的资产比如创业板股票等等。 偿付能力可以通过中国保险业协会网站或各保险公司的官网信息披露栏目查阅,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也属于重要的偿二代监管环节。 2、保险公司破产保护 关于保险公司的安全问题,你可能会听到很多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说过:保险公司是不可能倒闭的。他们依据的是保险法中第89、92条的规定 第八十九条 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需要解散,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第九十二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大家再仔细读读上面的条款就知道,中国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倒闭的!只不过国家会在清算的时候对保单加以保护。 在中国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并不一定代表保险公司会倒闭。新闻里面偶尔出现几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在业内不算大新闻,实际上在2016年1季度末甚至有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对的,是负数,也就是技术上来说,资不抵债。 但是再提醒一次,即使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他们这些保险公司离真正意义的破产还是实在太太太太远了。因为能开保险公司的股东们都不缺钱,还有那些觊觎保险公司牌照的人想借机掺和的也不缺钱,随时可以注资。有朋友会问:如果万一,如果万一保我保单的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怎么办? 不用怕,我们伟大的、英明的、一贯正确的。。。保监会,早有制度性安排。 对!如果真有保险公司破产,我们还有保险保障基金来保证你的保单安全! 汇金公司你们肯定知道,牛逼吧?证金公司你们肯定也知道,虽然傻逼但还是牛逼吧?中国还有一个与这些不同类型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稳定的东西,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这个中保基金或保险保障基金前身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实际是我国金融业第一个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 保监会可以指定已经破产的保险公司的仍然有效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同时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保障基金会提供救助,以人寿保险为例:第二十一条 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的保险公司的清算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保险合同保单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 这个救助标准你们满意吗?我觉得太仁慈了,就像菩萨一样。 你可是要知道中国银行业同类型的保障机制 - 存款保险2015年才正式实施,每个账户赔偿50万封顶。而在无数人觉得买保险要比在国内好的香港,从2001年提议成立和我们类似的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PPF)至今,事实上还处于纸上阶段。而且鉴于目前香港立法会的特殊情况,我觉得未来5年正式推出这个东西都非常难。也就是香港目前是没有保险公司破产消费者救助体系的。 救助破产保险公司并不是保险保障基金唯一用途,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一)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 (二)中国保监会经商有关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 直到目前为止,保险保障基金一共真正出手过两次,都是为了舒缓保险公司的经营乱状。这个经营乱状主要是因为这两公司实际控制人各种作死。一次是为了新华保险,另一次是为了中华保险。这两次出手后保金最终都全身而退,这两家公司现在也恢复了正常经营。新华保险甚至在保金退出后成功上市,成为现在A股仅有的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之一。 2015年,保险保障基金规模将近700亿了,主要来源于各位购买商业保险时候的保费会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将会用来缴纳保险保障基金。 有人会说目前700亿的保险保障基金规模也不算很大吧,国寿平安这种市值都好几千亿了,你们救得了最大的那几只巨无霸么。我直接说吧,在救援制度下700亿实在绰绰有余了,新华保险其实就是巨无霸了,保金当年照样能救。再多说一句,保金前几年都觉得自己钱太多,觉得现在自己的钱足够罩你们了,因此还特意降低了保金保费的缴纳比例。 说到现在,你们对你们买的保单感到放心了么? 二、再来谈谈保险公司大小的问题 中国有几家“大到不能倒的保险公司”,买他们家的产品就一定会好吗? 个人认为,公司大小在保险产品的选择中并不占多大的比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这家保险公司在当地设有机构,就能保证对保单的服务,原因请参照本文第一点,因为我们有保监会。 相反,在牛哞哞小编做产品评测的时候发现,反而一些第二、第三梯队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反而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保险公司的规模越大,他的经营成本越高,对利润率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你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的保险公司的广告,那可是一条上千万的广告费的,还不算请明星代言,那可是动辄也得上千万的,这些费用可是都得摊销到产品里的。 所以,牛哞哞小编的建议:在选择保险产品时不要把公司的规模大小看得太重。 三、最后聊聊保险服务的问题 理赔难是一直以来消费者对保险行业最为诟病的地方,有个段子最为经典:保险公司就两点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其实,这是个误区,很多的理赔纠纷是在销售端就买下的隐患,是由于销售人员的销售误导引起的。现在一个风险管理良好的保险公司都会为自己的承保风险进行周全的再保险安排,很多时候理赔的大头是背后的再保险公司兜底,又不是保险公司掏钱,为了更好的知名度,我还乐意赔呢。只要符合保险条款中保险事故定义的理赔,无论你买的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保单,保险公司一定会赔,槪无例外。 各地保监局也会提供消费者保护机制,你们可以上保监会官网查找您居住所在地保监局的联系方式,在有纠纷的时候,这个是比直接找保险公司客服更管用的方法。但是,还是请注意你的理赔必须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比如你不能拿原位癌的诊断证明去找重大疾病保险索赔,因为重大疾病保险中恶性肿瘤的定义已经明确将原位癌排除在外了。精算定价时,你的保费也不包括原位癌的发生率。市场上有额外保原位癌的重大疾病保险,但是保费肯定会更高,一分价钱一分货。 其实,现在从某种程度上说,保险公司反而是“弱势群体”这几年保险公司接到不少很特别的索赔,这些索赔不少都是同一被保险人先在十几家不同保险公司投保某个特定保险产品责任,然后不久就出事挂了。由于这些人在不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之间目前没有系统性的大额保单信息共享机制)买了很多份,总保额非常高。这不是明显的骗保行为么。 骗保不要紧,保险公司的核赔人员也不是吃素的,出事后的理赔调查结果显示出险经过疑点重重,最后联合拒赔了。可事情远没有那么容易结束,人家家属上访了,各种闹。咋办?体制之内哪个领域都以维稳为第一要义啊,在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被保险人有利益冲突时,监管明显“偏袒”投保人 / 被保险人。“保险公司有钱,赶紧息事宁人”,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也不管谁是真正的弱势群体。 这种案例不是个案,每年发生非常多,我甚至估计目前保险公司5-10%的赔款都和这种所谓合同条款定义外的理赔有关(包括各种道德风险损失或者通融理赔等等)。所以这就是我说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的原因了,谁叫你被认为要有社会责任感呢。 记住,在中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机会更大,不管你是装哭还是真的哭。对于中国的保险消费者,这就是中国远远胜于其他国家的地方。在这么对被保险人有利的监管制度下,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国的保险呢? 最后:说了这么多,你终于明白在中国买保险是什么最重要了吧?对!答案就是:产品、产品、还是产品!
  • 隔壁村的二狗子
    不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保险。一般只要被保险人和保险人都认可,保险就是有效的。保险合同并不需要结婚证,它只需要知道谁是投保人和受益人,并按时缴纳保险费就行了。
  • 周晓白
    超过60天的宽限期,保障失效,超过2年没有办法办理复效,只能拿回保险合同里标明的现金价值那部分钱
  • sheep
    在当下孩子的教育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悬,为了让孩子后期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前为其规划一份完善的教育保障方案是必要的。新华儿童教育保险最便宜的多少钱 新华儿童教育金保险是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包括了很多种产品,而不同的产品其保费不同,一般来说,网上投保同一款新华儿童教育保险要获得至少15%以上的价格优惠,是您选择价格便宜的新华儿童教育保险的最佳渠道。投保前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大部分家庭而言,子女大学阶段以及刚刚成年时期所需要的经费开支较大,所以为孩子选择教育金保险一定要重点关注这些阶段的经费保障。 2.教育金保险有终身型和非终身型两种,过早为孩子规划一生的保障不太实际,建议您选择后者。 3.教育基金保险越早越好,投保时间越早,积累的教育金越多,年缴费越少,保障也越早。投保物美价廉的新华儿童教育保险,网上投保优先考虑,慧择网提供有包括新华保险公司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的教育金保险产品,您不妨根据您孩子具体的保障需求前来对比选购。i成长少儿教育金保障计划 保障内容:* 成长关爱金、满期保险金、身故保险金*特别给付金*特有保费豁免保障最低每月花费436元
  • Jia
    是商业保险。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一家大型寿险企业。新华保险,可满足各个年龄阶段客户在意外伤害、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家庭理财等方面的需求。
  • Benjamin
    投保单因为是你向公司提出申请想买保险的最基本依据,上面有你的亲笔签名,所以会存在你的个人档案资料里的,编号就是做为一个索引, 那么,做为客户,用到的就是保险合同编号,那个投保单号跟你没什么关系的。
  • 俩宝
    都一样,要么就投大公司,中国人寿也可以
展开 更多回答(10)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中国人寿
新华健康无忧
民生保险
中宏人寿
智胜人生
百年人寿
国寿福
前海人寿
返还型
阳光保险
华夏福临门
水滴保
年金险
商业养老保险
平安智能星
平安人寿
平安e生保
好医保
退保
招商信诺
平安金鑫盛
大都会保险
众安保险
医疗险
新华多倍保
平安福
安邦保险
康宁
乐享百万
教育金
工银安盛
少儿超能宝
平安智慧星
安盛天平保险
泰康人寿
分红险
富德生命人寿
万能险
中华保险
理财险
康惠保
老人保险
天安人寿
中国人保
新华保险
信泰人寿
幸福人寿
鑫福年年
香港保险
保险公司排名

请关注学霸说保公众号
咨询客服为您进行专家预约登记


点击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