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问答

和泰人寿乐享无忧重疾险线智能加人工核保吗

提问:心比钻石硬   分类:和泰乐享无忧重大疾病保险
优质回答

小秋阳说保险-北辰

涉及到和泰人寿,很多朋友可能都觉得这是一家不熟悉的“小公司”。但实际上,和泰人寿虽然名气不如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大公司”大,不过它确实也是个正规的保险公司。

和泰人寿是一家轻资产、高效率、与互联网高度融合的创新型寿险公司,成立的时间和注册资本分别是2017年和15亿元。最近这些年来,和泰人寿在市场上拥有的爆款产品数量其实很多,比如说增多多增额终身寿险,这就是还让大家记着的产品呢~

关于和泰人寿保险公司的更多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下面这篇文章进行了解哦:

这不,为了迎接2022年的到来,和泰人寿又重磅出击,推出了和泰乐享无忧重大疾病保险,听说这款产品的保障能力还是很强的~

那事实跟上面说的是否有出入呢?赶快跟学姐一起来深入了解吧!

一、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保障内容大起底!

老规矩,先来看看学姐辛苦整理的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保障图:

学姐一看这张保障图,就发现这款产品并不简单:

1.基本责任保障全面

市场上好的重疾险的标准一直都在刷新中,不过拥有重中轻症保障是一款好的重疾险的标配。

而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也不负众望,它的保障范围覆盖110种重疾、25种中症和50种轻症。

而且,若小伙伴认为这个保障力度不足,还可以附加疾病关爱保险金的可选责任:如果在60周岁前不幸确诊重疾、中症或轻症,那么分别能获得80%、15%、10%基本保额的赔偿。

简而言之,如果购置了50万保额的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可以额外赔付40万、7.5万、5万,确实很大方了!

2.提供高发疾病保障

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针对恶性肿瘤—重度和心脑血管这些高发疾病,从而给予与之相匹配的保障。

学姐自始至终都跟大家在强调,这些高发疾病保障措施,非常的关键。

就像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全部死亡病因的51%,即便是幸存下来,劳动能力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重残,男性的发病概率相对女性来说要大!

心脑血管已成为公认的比癌症还吓人的头号杀手,因此心脑血管的保障一定要充分,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在这方面考虑还是很周到的~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附加这项保障责任,不妨先看看这篇文章:

介绍到这,相信大家已经对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有了更多的认识~

很多小伙伴是不是已经想要购买这款产品了,不过学姐需要提醒一下大家,这款产品还有一些缺陷,你也许就不想投保了!

二、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真的值得入手吗?

1.投保年龄范围小

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的确具备非常不错的保障,但并不是什么人都符合投保要求的!

关于投保年龄范围,这款产品设置的28天-55周岁,也就表明这款产品不支持55岁以上的人群投保。而市面上有些重疾险产品的最高投保年龄到65周岁,甚至70周岁。

相对来说的话,就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的整体表现来看,就比较差一些,看中这款产品想入手的朋友就赶紧啦!

2.等待期较长

等待期的实质性作用,其实蛮好理解的,就是保险公司为了预防消费者故意骗保,从而在投保后设置了一段观察期,主要目的就是花在观察消费者的身体状况上面。

对于消费者来说的话,绝对是等待期期越短越有利。若是等待期设置期限越短的情况下,能更早获得理赔。

而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中,提供的竟然是180天的等待期,相较于具备90天等待期的产品,的确有些不够友好~

在等待期上,要是你想了解得更深入,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了解哟:

总的说起来,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整体表现平淡无奇,虽然这款产品的保障挺全面,在高发疾病这一块,也配置有保障,不过它具有比较长的等待期,再一个就是投保年龄范围小,要求严格。

因而,学姐建议大家多跟市场上其他产品进行对比,再决定是否要配置这款产品~

关于和泰乐享无忧重疾险的分析内容就到这个地方了,若是你对这款产品还有不清楚的地方,下面这篇文章不要错过哦:

以上就是我对 "和泰人寿乐享无忧重疾险线智能加人工核保吗"的图文回答,望采纳!

全网同号:小秋阳说保险,欢迎搜索!


花更少的钱,买对的保险

为你寻找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热点问题

最新问题

保险问题标签

中国人寿
新华健康无忧
民生保险
中宏人寿
智胜人生
百年人寿
国寿福
前海人寿
返还型
阳光保险
华夏福临门
水滴保
年金险
商业养老保险
平安智能星
平安人寿
平安e生保
好医保
退保
招商信诺
平安金鑫盛
大都会保险
众安保险
医疗险
新华多倍保
平安福
安邦保险
康宁
乐享百万
教育金
工银安盛
少儿超能宝
平安智慧星
安盛天平保险
泰康人寿
分红险
富德生命人寿
万能险
中华保险
理财险
康惠保
老人保险
天安人寿
中国人保
新华保险
信泰人寿
幸福人寿
鑫福年年
香港保险
保险公司排名

请关注学霸说保公众号
咨询客服为您进行专家预约登记


点击微信 -> 发现 -> 扫一扫
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